长葛市2025年基层农技(畜牧业)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2025年我市基层农技(畜牧业)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根据《许昌市202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许农业〔2025〕38号)要求,结合我市畜牧业发展实际,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围绕保障高质量畜产品安全供给,加强多元农技(畜牧业)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人员稳定、素质优良的技术推广队伍,创新技术推广服务机制模式,提升技术推广服务整体效能,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为加快建设畜牧业强市提供坚强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实施原则
(一)聚焦重点,服务大局。围绕科技支撑、多方协同,大力推广优质品种和主推技术,解决制约我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难题。
(二)聚焦主业,明确导向。围绕技术集成示范、指导服务、宣传教育等职责,打造精干技术推广团队,强化技术推广体系公益性服务功能。
(三)聚焦实绩,强化管理。围绕技术指导员的入户率、到位率和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落细落实技术推广举措,多方式全过程开展绩效评价,增强技术推广服务实效。
三、畜牧业发展情况
长葛市地处中原经济核心区,毗邻郑州航空港,总面积650平方公里,所辖12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363个行政村,耕地面积65万亩,总人口71万人,农业人口58万人,是中国食品工业强市、全国农业(畜牧)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市)、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市),连续十八年荣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称号。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畜牧发展中心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生态循环畜牧业建设,生猪稳产保供成效明显,全年无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现有“种养结合”畜牧业示范场17家,省级美丽牧场4家,省级生态示范场5家,国家级生态示范场4家。2024年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达5.16万吨、3.9万吨、2.72万吨,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过半。
基层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情况。全市9个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即:畜牧兽医工作区9个(增福、古桥、坡胡区分别负责两个镇)。在编基层农技(畜牧业)推广人员154人,占核定编制总数的比例达100%,在岗率98%。具有固定办公场所(自有6个、镇政府安排1个、租赁2个)占地 9.75亩。配备有办公桌、电脑、打印机、档案柜、电动车等办公设备、“中国农技推广”标识、服务网络图。我市财政全额保障基层农技(畜牧业)推广机构的人员工资、办公经费。
四、年度目标
通过项目实施,推介发布1个主导品种、3项(次)以上的先进适用主推技术,建设1个科技示范展示场所。在科技示范展示场所开展4场(次)以上技术示范活动。主推技术到位率稳定在95%以上。对全市畜牧系统1/3以上在编在岗基层农技员开展先进成果普及培训,培育5名以上业务精通、服务优良的县域农技(畜牧业)推广首席专家(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和30个以上辐射带动能力强、示范作用好的科技示范主体。标准化规模生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养殖污染治理、畜牧业防灾减灾等方面的科技支撑有力有效。推动基层农技(畜牧业)推广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技术集成示范等公益性功能不断增强。
五、实施内容
(一)基层农技(畜牧业)推广体系建设。市畜牧发展中心下设9个镇级畜牧兽医工作区,均达到了“六个一”标准,即:一块地(办公场所占地1.5~2亩);一栋房(300平方米左右); 一辆车(电瓶车);一班人(5~12人);一部电话(服务电话);服务一片辖区。负责辖区内养殖场(户)调查统计、遴选科技示范场(户)、新品种引进、新技术示范推广、宣传贯彻惠农政策、疫情(养殖量)监测报告等工作。
(二)农技(畜牧业)推广人才培养。根据省(市)工作安排,因地制宜制定培训计划,建立培训档案,采取异地研修、集中办班、现场实训、网络培训等方式分级分类培训。组织完成1/3以上在编在岗基层农技(畜牧)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统一组织开展不少于5天的知识更新培训,其中实训课程不少于2天。组织推广骨干人员参加异地培训。通过多层次的培训,切实提高基层技术人员知识技能和服务能力。
(三)技术指导员遴选。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奉献精神,熟悉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方式方法,能胜任基层一线工作,符合以上条件的人员,由本人填写申请表,经资格审查、市畜牧发展中心研究同意后,确定为农技(畜牧业)指导员。全市共选出技术指导员29名,每人指导不少于1个科技示范主体,每月下乡时间不少于5天,对农技人员下乡误餐、通讯(流量)补助40元/天。
(四)科技示范主体培育。围绕肉羊产业,以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企业、养殖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生产经营主体为重点,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为目的,遴选培育具有一定文化程度、能力较强、乐于助人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种(养)大户、乡土专家等作为科技示范主体。按照公开、公平、公正、自愿的原则,符合条件的养殖场(户)填写《科技示范户申请表》,由所在地畜牧兽医工作区审核把关,报请市畜牧发展中心研究确定30个科技示范主体。每个科技示范主体带动周边1~3个养殖场(户)。
(五)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年存栏规模500只以上肉羊养殖场,有从事畜牧兽医工作两年以上的技术人员不少于2名、独立技术室、基本的检测条件和开展观摩展示培训活动需要的软硬件设施设备。按照公开、公平、公正、自愿的原则,经符合条件的养殖场填报《试验示范基地申请表》、所在地畜牧兽医工作区资格审核、市畜牧发展中心研究同意后,确定示范试验基地依托单位是长葛市菁茂农牧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长葛市佛耳湖镇奎府村,基地负责人:李国芳;联系电话:13937491779;肉羊存栏1350只。与基地签订技术服务合同年限为1年。试验示范的主要品种为小尾寒羊、杜泊、湖羊;主推技术为肉羊标准化养殖技术、疫病防治技术、人工授精技术、污染治理技术;主要对畜牧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养殖场(户)培训、现场观摩、新技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示范等方面的工作。年开展主推技术试验示范不低于3项、开展观摩培训次数不少于4次。与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合作,作为技术依托单位,负责肉羊标准化养殖技术、疫病防治技术、人工授精技术、污染治理技术的技术指导。
六、进度安排
6-7月成立领导组、组建专家组;筛选推介发布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遴选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主体、试验示范基地,制定各项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8-12月分层次、分批次组织培训,同步开展技术推广(指导)服务、推广使用网络书屋和中国农技推广APP。
11-12月召开项目实施会议,对项目实施中期评估,总结经验,查摆纠治问题。
12月全面总结,进行项目自检自评,形成总结报告。
七、经费使用
根据长葛市农业农村局202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资金分配方案,我市基层农技(畜牧业)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资金为29万元,主要用于以下五个方面:
(一)推广服务补助。该项补助资金总额10.15万元,主要用于技术推广(指导)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产生的交通费、误餐费、通讯(流量)费等;聘请技术专家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所产生的劳务费、交通费等。服务补助按照市有关差旅补助标准执行,该项支出不得超过项目资金总额的35%。(交通由市畜牧发展中心统一组织车辆并负责油修)。
(二)示范展示服务补助。该项补助资金总额7.25万,主要用于农(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和示范主体开展主导品种主推技术集成熟化、示范展示所需的物资投入以及培训观摩活动所需费用,该项支出不得低于项目资金总额的25%。
(三)能力素质提升补助。该项补助资金总额8.7万,主要用于技术推广(指导)人员线上(下)培训,包括教师授课费、教材费、场地费、食宿费、交通费等,该项支出不超过项目资金总额的30%。
(四)信息化服务建设补助。该项补助资金总额1.45万,主要用于教学人员、技术推广(指导)员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情信息咨询、技术科普、培训视频制作等信息化农技推广服务活动所需的费用,该项支出不得超过项目资金总额的5%。
(五)其他补助。该项补助资金总额1.45万,主要用于项目实施过程中资料印刷、制度建设、宣传报道、绩效考评等相关费用,该项支出不得超过项目资金总额的5%。
以上(一)(三)(四)(五)项补助资金如有结余,最后调剂用于第(二)项农业科技示范展示服务补助。
八、组织管理
(一)强化项目组织领导
1、成立长葛市基层农技(畜牧业)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市畜牧发展中心主任任组长,市畜牧发展中心副主任、市财政局主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发展中心、市财政局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发挥市镇村三级畜牧技术服务网络的整体功能,确立基层畜牧技术推广机构的公益性定位,做到政策到位、人员到位、资金到位、条件到位、制度到位“五到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畜牧发展中心畜牧发展股,具体负责项目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
2、成立项目实施专家小组。由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组具体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关技术协调、管理、项目技术咨询、技术指导、技术推广等工作。
(二)强化资金使用监管
1.市财政部门把基层农技(畜牧业)推广机构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2.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专账管理、专款专用。
3.严格支出程序、完善支出手续。建立备查账和相应的工作手册,记录每笔报账和领取补助的事项和金额,以备查询和检查。
4.认真执行政府采购制度。
5.实行项目资金公示制。将科技示范主体、技术服务人员、示范基地等资金补助信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三)强化项目实施管理
建立健全农技(畜牧业)推广、岗位责任、工作公开,绩效考评等制度。认真做好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科技示范主体遴选工作,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规范制作技术人员胸牌和手册、科技示范场户标牌和手册、畜牧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标牌。主导产业分布、包场联户服务网络图及各项工作制度要上墙。印发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宣传资料。建立畜牧业技术人员培训、科技示范主体、试验示范基地档案;技术人员、试验示范基地开展技术服务、培训养殖场户、观摩展示活动等有记录、有影像资料等。积极推进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信息化建设,推广中国农技推广APP的安装使用。明确各级信息管理员,认真做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填报工作。按照规定时限,认真做好项目总结及材料报送工作。
(四)强化项目绩效管理
坚持把技术推广(指导)人员参加培训天数、下乡服务天数、服务手册的填写情况、进场入户服务的满意度作为主要绩效考核指标,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奖励、推广服务补助挂钩,充分调动技术人员进场入户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绩效奖励及进场入户补助发放方案,参照市(县)有关财务管理规定执行。
(五)做好项目宣传总结
1.做好宣传动员。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做好汇报,争取领导大力支持。利用微信、电视、网络等多种宣传形式,着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取得社会各方的认可和支持。加强畜牧系统干部职工思想教育,引导技术推广(指导)人员深入养殖场(户),解决严重制约畜牧业发展、技术推广疑难问题,推动形成合力,切实把强(惠)农的项目实施好、政策落实好。
2.做好信息报送。大力宣传基层农技(畜牧业)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成果和优秀基层技术服务人员的先进事迹,深度挖掘畜牧业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模式,向上级和新闻媒体报送有关信息。同时,积极通过中国农技推广平台网上传工作动态。
附件: 1.项目县基本情况表
2.主要参与单位、领导组成员、专家组成员
3.技术推广(指导)员名单
附件1
项目县基本情况表
项目县 名 称 |
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 |
||||
全县总人口数(万人) |
71 |
其中农业人口数(万人) |
31.33 |
镇数(个) |
12 |
行政村数(个) |
363 |
农户数(万户) |
20.85 |
耕地面积(万亩) |
65 |
2024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万亩) |
123.3 |
其中粮食作物面积 (万亩) |
118.6 |
2024年肉、蛋、奶产量(万吨) |
11.78 |
202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
26427 |
2024年农业总产值(万元) |
247804 |
2024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值的比重(%) |
50.6 |
主导产业及各主导产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情况 |
主导产业为肉羊,主导品种为小尾寒羊、杜泊、湖羊,主推技术为肉羊标准化养殖技术、疫病防治技术、人工授精技术、污染治理技术。 |
||||
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情况(基地名称、位置、依托单位、示范内容和方式等) |
长葛市菁茂农牧有限公司,位于长葛市佛耳湖镇奎府村,肉羊存栏1500只、出栏2000只。示范品种小尾寒羊、杜泊、湖羊,示范内容为标准化养殖技术、疫病防治技术、人工授精技术、污染治理技术等。具有容纳30~50人的培训室,具有标准化羊舍、多媒体教室、展览室等培训观摩设施。 |
||||
农技人员情况(基层农技人员数、技术指导员数量及分包行政村情况、特聘动物防疫专员情况等) |
农技人员69名、技术指导员29名,每名技术指导员负责指导1~3个行政村;特聘动物防疫专员18人,分布到全市9个畜牧兽医工作区,指导全市动物防疫工作。 |
||||
农业科技示范情况(农业科技示范主体数量、类型及分布等) |
科技示范主体30个,分别是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分布在全市12个镇。 |
附件2
主要参与单位
序号 |
主要参与单位 |
主 要 职 责 |
1 |
长葛市畜牧发展中心 |
负责项目组织实施 |
2 |
长葛市农业农村局 |
负责指导项目实施 |
3 |
长葛市财政局 |
负责项目资金监管 |
领导组成员
序号 |
姓名 |
职务、职称 |
工作单位 |
任务分工 |
1 |
田小杰 |
主任 |
长葛市畜牧发展中心 |
组织实施 方案制定 |
2 |
李俊卿 |
党组成员 |
长葛市农业农村局 |
监督指导 项目实施 |
3 |
张新献 |
副局长 |
长葛市财政局 |
监督管理 资金落实 |
4 |
李宝立 |
副主任 |
长葛市畜牧发展中心 |
组织实施 方案制定 |
5 |
姚占营 |
股长 |
长葛市农业农村局 |
监督指导 资金使用 |
6 |
杨海峰 |
农业股股长 |
长葛市财政局 |
监督管理 资金落实 |
7 |
李永杰 |
技术推广负责人 |
长葛市畜牧发展中心 |
组织实施 方案制定 |
备注: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畜牧发展中心畜牧发展股。具体负责基层农技(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协调、管理,项目资金拨付及督促、检查、验收等工作。
专家组成员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工作单位 |
1 |
郭军辉 |
高级兽医师 |
长葛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2 |
王宝民 |
高级畜牧师 |
长葛市畜牧发展中心 |
3 |
赵志伟 |
高级畜牧师 |
长葛市畜牧发展中心 |
4 |
刘志盈 |
执业兽医师 |
长葛市畜牧发展中心 |
5 |
柴丹丹 |
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
长葛市畜牧发展中心 |
6 |
刘艳芳 |
高级畜牧师 |
长葛市畜牧发展中心 |
7 |
李保慧 |
高级畜牧师 |
长葛市畜牧发展中心 |
8 |
阴江华 |
畜牧师 |
长葛市畜牧发展中心 |
9 |
杨斐斐 |
畜牧师 |
长葛市畜牧发展中心 |
备注:专家组具体负责项目实施方案制定,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关技术协调、管理、项目技术咨询、技术指导,推广等工作。
附件3
技术推广(指导)员名单
序号 |
姓名 |
职务、职称 |
工作单位 |
任务分工 |
1 |
阴江华 |
畜牧师 |
长葛市畜牧发展中心 |
技术指导 |
2 |
柴丹丹 |
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
长葛市畜牧发展中心 |
技术指导 |
3 |
张红艳 |
高级兽医师 |
长葛市畜牧发展中心 |
技术指导 |
4 |
张 旭 |
兽医师 |
长葛市畜牧发展中心 |
技术指导 |
5 |
赵志伟 |
高级畜牧师 |
长葛市畜牧发展中心 |
技术指导 |
6 |
刘艳芳 |
高级畜牧师 |
长葛市畜牧发展中心 |
技术指导 |
7 |
张 敏 |
兽医师 |
长葛市畜牧发展中心 |
技术指导 |
8 |
王宝民 |
高级畜牧师 |
长葛市畜牧发展中心 |
技术指导 |
9 |
杨斐斐 |
畜牧师 |
长葛市畜牧发展中心 |
技术指导 |
10 |
王俊霞 |
畜牧师 |
长葛市畜牧发展中心 |
技术指导 |
11 |
杨冠杯 |
畜牧师 |
长葛市畜牧发展中心 |
技术指导 |
12 |
高 培 |
畜牧师 |
长葛市畜牧发展中心 |
技术指导 |
13 |
王雅珂 |
兽医师 |
长葛市畜牧发展中心 |
技术指导 |
14 |
张巧霞 |
兽医师 |
长葛市畜牧发展中心 |
技术指导 |
15 |
郭军辉 |
高级兽医师 |
长葛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技术指导 |
16 |
李 霞 |
高级兽医师 |
长葛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技术指导 |
17 |
王英华 |
副主任 |
长葛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技术指导 |
18 |
杨 露 |
高级兽医师 |
长葛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技术指导 |
19 |
李保慧 |
高级兽医师 |
长葛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技术指导 |
20 |
宁国祥 |
助理兽医师 |
长葛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技术指导 |
21 |
胡少鹏 |
助理兽医师 |
长葛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技术指导 |
22 |
张岱超 |
负责人 |
长葛市坡胡畜牧兽医工作区 |
技术指导 |
23 |
石亮锋 |
负责人 |
长葛市董村畜牧兽医工作区 |
技术指导 |
24 |
范书红 |
负责人 |
长葛市古桥畜牧兽医工作区 |
技术指导 |
25 |
刘士标 |
负责人 |
长葛市后河畜牧兽医工作区 |
技术指导 |
26 |
贾天祥 |
负责人 |
长葛市和尚桥畜牧兽医工作区 |
技术指导 |
27 |
王瑞峰 |
负责人 |
长葛市大周畜牧兽医工作区 |
技术指导 |
28 |
耿建军 |
负责人 |
长葛市老城畜牧兽医工作区 |
技术指导 |
29 |
王廷治 |
负责人 |
长葛市石象畜牧兽医工作区 |
技术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