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长葛 > 历史人物

公国立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23-06-15 08:08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公国立,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协会员。河南省长葛市书法协会副理事长。1988年入展河南省中原书法赛, 同年参加福建省“龙年”旅游杯,山东“牡丹杯”,云南“石林碑林”书法大赛,均获优秀奖;1994年在人民日报社举办的“兴集杯”书法大赛中获三等奖;2001年,在国家文化部举办的中国物质科技文化成果博览会书画大赛中获金奖;2002年,在香港新世纪国际金融文化出版社“回归杯”书法大赛中获金奖;2008年,参加河南省公务员书法展被评为优秀作品。2012年乌海杯全国书法大赛获优秀作品。【中国书法家协会】2013年入选全国第七届楹联展,入选全国平复帖书法展。
本人作品已收录《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中国书画作品精选》、《中国书画人才辞典》。作品被海内外友人和各国华侨收藏,是当代知名实力派书法家。

河南书法家公国立隽秀、宽博的行书、楷书,飘逸、灵动的隶书、草书,都是其锲而不舍地从翰墨中耕耘得来。正是这份辛勤耕耘,让公国立与书法结缘,并走出一段隽永、潇洒的书法历程。

他出生在书香门第,父亲正草隶篆样样皆通,叔父和哥哥对书法也有很深的造诣。他12岁时,父亲就要求他开始背诗练字。当时社会正处于文革时期,比较动荡,大街上很乱,父亲要求他每天在家背诗词、练字帖,一方面是出于安全考虑;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增加他的文学素养,让他能学习书法、喜欢上书法。

“那时我每天至少摹50个字,不然父亲就会用木板打我的手心。”公国立说,“摹帖很有讲究。小时候摹帖是在九宫格里一笔一划地模仿着写,要求点点如桃、片片如刀,力争达到形似。当时临摹的主要是楷书,比如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东方先生画赞》,王羲之的楷书《兰亭集序》等。因为楷书方正,打好根基后,才能学习行书、隶书、篆书、草书。正是父亲的严厉让我奠定了扎实的书法功底。”

然而,学习书法仅功底扎实是不够的。他16岁参加工作后,文革时期还没有结束,单位要写大字报,看他字好,就让他写宣传标语。写着写着,公国立发现自己虽然功底好,但对笔墨的领悟能力不足,对隶书、行书等研习不够,有时手中的笔墨无法把脑海中对字形的想象施展出来。

为了提高对笔墨的领悟能力,公国立开始学习各种字体的字帖,通过背诵诗词,查阅字典,涉猎历史,来增强自己对文字的理解力。其间,公国立对汉隶《石门颂》、《张迁碑》及汉代木简,于右任的草书也一一临摹,且日日如斯。

“书法练习中,有摹帖、临帖两种方法。摹帖就是一笔一划,一招一式,一丝不苟。悟其运笔方法,依葫芦画瓢,务求‘形似’;临帖意在取其神,就是在了解作者平生、个性特点、思想境界的基础上,分析其书写方法,力求‘神似’。从形似至神似,不仅要会写,还要了解字背后的含义,了解诗词作者的情怀。”公国立说。

1977年,长葛开展书法展览,公国立的楷书作品在展览中初露峥嵘。随后,公国立作为长葛书法代表被派往许昌市群众艺术馆参加许昌市的书法比赛。比赛中,公国立对比赛题目领悟得非常透彻,书写起来一挥而就,最终初出茅庐的他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更加深了他对书法钻研的兴趣。

1984年至1985年,第一届中原书法展拉开了帷幕。在书法上崭露头角的公国立,满怀激情和热情参加了比赛,然而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之前我一直把书法当成兴趣、爱好,虽然也经常深入思考研究,但没有全身心地投入,这次比赛让我认识到只有狠下功夫,才能更进一步。”公国立说。

随后,他全情投入到对书法的钻研中。从造纸厂买了10卷草纸,每卷有3000米长,每天进行书法练习,一年下来他用掉了1卷多。他每天至少有六七个小时都在家里练字,近乎到了痴迷状态,家里堆满了他的作品。
“书法水平的高低,刻苦练习是一方面,更多的是理解——对书写内容的理解。书法练习5个小时和练习3个小时、思考2个小时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只有多去思考,我们才能写出有感情、有神的东西,比如写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必须要带着大江东去的豪迈;比如写李清照的《一剪梅》,必须要怀有此情无计可消除的哀愁……”公国立说。

经过一年的刻苦钻研,他的书法水平不断取得突破,从1986年开始至1989年,连续四年在中原书法展上获得优秀作品奖。刻苦钻研中,他注意博采众长,求新求变。在创作中,他让书法烂熟于胸,让佳作重现于笔。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追求,使他的艺术风格独成一体,艺术修养也日臻深厚。其作品浑厚潇洒,点画凝练,朴实自然,内紧外放,中宫结实;意境深,动感强,于宽博中见灵秀,清新中见隽永;章法上疏、密、浓、淡等形式对比,丰富而又和谐,给人精神上的享受

随着公国立艺术水平日臻提高,1989年,成为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他的名字和作品载入了《中国当代书法大辞典》;1994年,他在人民日报社举办的“兴集杯”书法大赛中获三等奖。

“从那之后我认为自己的水平很难再提高了,自我要求也就放松了,对书法的用心程度也不比从前。到2006年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书法水平和国内很多书法同仁的差距越来越大,意识到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公国立说。

他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为了找回差距并再攀书法高峰,他开始紧跟时代脉搏,每天研读《书法》、《书法报》、《书法研究》等报刊,并加紧练习。经过两年的苦练,2008年已至不惑之年的公国立终于找回了那种久违的“感觉”。当年,他的作品在河南省公务员书法展中被评为优秀作品;2012年,在乌海杯全国书法大赛中(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获优秀作品;2013年,入选全国第七届楹联展及全国平复帖书法展。

学习是一个贯彻人始终的过程,时时刻刻都不能忘记学习。公国立表示,拿临帖来说,今天临帖和明天临帖虽然内容重复,但每次临帖的感受和收获是不一样的,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现在我很后悔当初自己把书法落下,如果坚持下来,也许现在我对书法会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

公国立书法作品选

公国立书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