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群众幸福生活指数,打造美丽宜居和美乡村。董村镇依托联镇帮村机制,多措并举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一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依托大喇叭、微信公众号平台、微信群、宣传版面等载体,多角度、深层次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及工作标准,班子成员、机关干部、村两委干部、联镇帮村工作队化身宣传员,边干边讲,更进一步转变了群众的思想观念,激发群众积极主动投入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
二是多方协作,破解难题。人居环境整治与排前路修建相结合。大力实施排前路攻坚清零行动,以排前路修建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突破口,探索建立“支部奖、干部帮、党员带、群众筹”的资金保障机制,引导老干部、老党员、新乡贤等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促进群众从“站着看”到“点个赞”再到“一起干”,自觉投入到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截至目前,我镇共筹措资金2300余万元,修建排前路79公里,已完成任务的村4个,任务完成率80%以上的村15个。
三是深入清理,因村施策。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体系作用,镇村干部下沉到各村组,围绕秸秆清运、垃圾堆积、坑塘沟渠漂浮物、村内绿化、私搭乱建、墙体小广告等突出问题进行清理,确保不留死角,持续提升村容村貌,对照上级要求,因村施策,逐村破解,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按照“一村一品”“一街一品”原则,各村依托资源优势,聚焦广场、游园、庭院打造,对人居环境进行精细化提升。先后栽植景观树、绿化树8000余棵,新打造广场、游园6处。推进乡村面貌持续更新。
四是党群参与,凝聚合力。建立“党支部+联镇帮村干部+党员+群众”协同工作机制,实现上下联动、责任到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形成“党员带头群众赞、百姓跟着党员干”的良好局面。严格执行“两观摩一推进”机制,根据整治工作开展情况,每周适时调整观摩主题,直达整治现场、问题死角,对各村整治成效、问题整改等情况进行现场观摩,以问题条数对各村进行打分排名。发挥579名“路长、街长、排长”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农户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充分发挥督查专班作用,突出建、管并重,持续巩固整治成效。推动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大提升,引导村民美化家园,持续激发群众人居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