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和依据
(一)为了迅速、有效地处置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尽可能地为旅游者提供救援和帮助,保护旅游者的生命安全,制定本预案。
(二)制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新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5、《旅行社管理条例》
6、《导游人员管理条例》
7、《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
(一)本预案适用于全市处置旅游者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而发生的重大游客伤亡事件。
(二)突发公共事件的范围
1.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导致的重大游客伤亡事件,包括:水旱等气象灾害;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民航、铁路、公路、水运等重大交通运输事故;其他各类重大安全事故等。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重大游客伤亡事件,包括:突发性重大传染性疾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等。
3.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特指发生重大涉外旅游突发事件和大型旅游节庆活动事故。包括:发生港澳台和外国游客死亡事件,在大型旅游节庆活动中由于人群过度拥挤、火灾、建筑物倒塌等造成人员伤亡的突发事件。
三、应急工作原则
(一)政府统一领导指挥原则;紧急处置原则;分级、分部门负责和协调一致原则;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原则。
(二)以人为本,救援第一。在处理旅游突发公共事件中以保障旅游者生命安全为根本目的,尽一切可能为旅游者提供救援、救助。
(三)属地救护,就近处置。在政府领导下,运用一切力量,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将危害和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四)及时报告,信息畅通。市文广旅局在接到有关事件的救援报告时,要在第一时间内立即向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报告,或边救援边报告,并及时处理和做好有关的善后工作。
四、旅游安全事故分类
(一)旅游安全事故是指:
1.造成旅游者人身重伤、死亡的事故;
2.旅游住宿、交通、游览、餐饮、娱乐、购物场所的重大火灾及其它恶性事故;
3.其它经济损失严重的事故。
(二)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
本条第一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五、事故发生单位在事故发生后,应按下列程序处理
(一)一般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
1.当接到反映有突发事件的报告或求救电话时;应即了解报告人的姓名、住址、联系电话和所发生事件的性质及事件发生的所在地,并做好登记备录。
2.根据所发生事件的性质,应及时通报相关单位和部门。如:110、120、物价12358、工商12315等部门,以及有关旅游企业的领导、事故责任人到现场。
3.市文广旅局应立即派员赶赴突发事件所在地,向当事人了解事件发生经过,做好询问和走访笔录,并妥善协调处理,分清事故责任的,依法责成责任人进行赔付,即现场执法。
(二)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
1.事故发生后,报告单位应立即派人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工作,保护事故现场,并及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报告单位如不属于事故责任方或责任方的主管部门,应按照事故处理领导小组的部署做好有关工作。陪同人员应当立即上报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报告归口管理部门;
2.在公安部门人员未进入事故现场前,如因现场抢救工作需移动物证时,应做出标记,尽量保护事故现场的客观完整。会同事故发生地的有关单位严格保护现场;
3.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本单位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报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接到一般、重大、特大安全事故报告后,要尽快向市人民政府报告,对重大、特大安全事故,要同时向上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4.有伤亡情况的,按规定将事故情况报告有关部门和通知被接待单位及家属;并及时通知卫生医疗部门,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抢救。有关单位负责人应及时赶赴现场处理;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伤员救护工作。
5.对重大旅游安全事故,严格按照国家旅游局《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处理程序试行办法》进行处理。
六、突发事件救援机制
(一)突发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事件的应急救援处置程序
旅游企业、旅游区(点)等发生突发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后,要在第一时间内报告市文广旅局,积极协助有关部门为旅游者提供紧急救援。市文广旅局应立即将情况报告上级文广旅局和市政府。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援处置程序
旅游企业、旅游区(点)发生疫情后,要积极主动配合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做好旅游者活动的旅游场所的消毒防疫工作,以及游客的安抚、宣传工作。如果卫生防疫部门做出就地隔离观察的决定后,市文广旅局与企业要积极安排好旅游者的食宿等后勤保障工作;同时向上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报告情况,并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旅游企业所在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经卫生防疫部门正式确认为传染病病例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企业、旅游区(点)要积极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相关的消毒防疫工作,同时向旅游企业需经过地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通报有关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关防疫措施。
(三)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救援处置程序
旅游过程中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后,应立即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并立即协助卫生、检验检疫等部门认真检查团队用餐场所,找出毒源,采取相应措施。市文广旅局在接到报案后,应立即向上级文广旅局和市政府报告,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应急救援。
(四)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援处置程序
当发生港澳台和外国旅游者伤亡事件时,除积极采取救援外,要注意核查伤亡人员的团队名称、国籍、性别、护照号码以及在国内外的保险情况,并报许昌市、河南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通过有关渠道,及时通知港澳台地区相关急救组织或有关国家的急救组织,请求配合处理有关救援事项。
当发生有人利用旅游之机进行邪教或其他反动宣传时,各旅游企业、旅游区(点)应及时报告文广旅部门和公安部门,并及时予以制止,协助公安部门做好查处工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合统一指挥协调有关部门维持现场秩序,疏导人群,提供救援,并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事件有关情况。
伤亡事故发生后,应在及时组织救护的同时,依法核查伤亡人员的团队名称、姓名、性别、年龄,并进行登记。有死亡事故的,应注意保护好遇难者的遗骸、遗体、必要时做好法医鉴定。对事故现场的行李和物品,要认真清理和保护,并逐项登记造册。
七、旅游安全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二)事故发生的初步情况;
(三)事故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国籍、民族、护照号码及其接待单位和事故有关单位;
(四)对事故原因方面的初步判断;
(五)事故报告人的单位、姓名、职务及联系电话。
八、事故处理后的书面结案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事故原因及经过;
(二)事故责任及对责任者的处理;
(三)事故教训及今后防范措施;
(四)善后处理过程及赔偿情况;
(五)有关方面及事主家属的反映;
(六)事故的遗留问题及其它。
各旅游企业必须根据市文广旅局制定的《长葛市旅游领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各自的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联系电话:0374-6010979
长葛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22年1月